台商不敗 轉型是硬道理
巨龍崛起專題--台商轉型篇(中央社記者康世人台北28日電)「台商根本沒有優勢,玩不過人家,我開始思考轉型。」曾被譽為「亞洲拉鍊大王」的台商楊進發,驚覺大陸市場轉變,轉行經營連鎖咖啡店,一舉把他拱入2011胡潤中國外來富豪榜。
這20年來大陸從遍布農田、荒野、毫無基礎建設,到成為「世界工廠」,如今經濟飛奔帶動內需,陸客消費力打造「世界市場」;巨龍崛起,撼動全球。台商楊進發就是靠著「轉型」,搭上這班過站不停的東方經濟列車。
當年才30歲的楊進發,跟著第一批台商登陸設廠,,隨後買下東莞一家拉鍊廠,靠勞力密集?錢,1992年至1995年之間,年營收一度高達人民幣10億元,讓他奪下「亞洲拉鍊大王」的稱號。
但好景不常,當地人買更大的機器設備,以更低的價格來競爭,「我開始思考轉型」,楊進發說,所以他不像其他同業大舉擴廠,反而謹慎保守只接穩當的訂單,結果躲過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。
他說,當時就相信,「大陸不會一直落後下去,遲早總會步上台灣經濟起飛的道路,包括房地產上漲、人民消費力提高、內需市場大幅增加,都會出現。」
秉持這個信念,他和朋友一起投資老樹和上島兩個咖啡連鎖店品牌,成為上島咖啡8大股東之一。
在上島咖啡分家後,楊進發分到浙江,成立兩岸咖啡,以杭州為總部,並逐步擴大為大型複合式餐飲集團,如今在大陸開了500多家分店,年營業額逾人民幣25億元(新台幣逾100億元),並獲得高盛和華生資本聯合注資2.1億元,預計2012年在上海A股上市,接著回台上市。
積極轉型後,楊進發資產累積達人民幣10到29億元,2011年胡潤中國外來富豪榜中,被排入榜單名列第14,成為台商由製造業轉型服務業的成功模範。
再看看徐振森的故事。
做過修路工人、白手起家,從事燈飾與照明的瑩輝集團主席徐振森,同樣面臨台灣經營成本上升,1992年到東莞虎門投資設廠,透過強化庫存與物流配送後,第7年起轉虧為盈,年營業額直逼7、8億港幣。
生意愈做愈大,徐振森經常要接待從國外來的客戶從香港到東莞虎門。「一杯柳澄汁」讓他有了跨足服務業的心。
回憶起當年,徐振森說,「東莞當時真的沒有一家像樣的酒店(飯店),叫杯柳橙汁,服務員(服務生)卻送來兩顆柳丁,跟服務員反映,他還說吃下肚不就是橙汁」,服務水準讓人只有搖頭的份。
於是,徐振森為了接待客戶,決定自己開一家五星級飯店,於2000年在東莞開設首家飯店東莞豪門大飯店,由製造業一腳跨進了服務業,目前在東莞和西安各有一家五星級飯店,成為集團下的金雞母。
徐振森說,由於台灣人從小受到的教育,在服務上就是比大陸人要到位,細節也更加注意,體貼度更好,加上擁有和國際接軌的管理經驗,這些讓台灣人目前在大陸服務業市場還佔有很大的優勢。
不是每位台商都來得及轉型。在「發展就是硬道理」的大旗下,大陸沿海地區富起來了,工資也開始上漲了,土地成本也上揚,有些台商被迫轉往越南、印尼等勞力和土地成本更低的東南亞重新開始。
但財力稍差的,面對勞工成本上漲、當地政府逼著搬遷,土地成本負擔不起狀況下,只好關門大吉,結束營業。
1990年初期,在上海郊區某鎮拿到土地,蓋紡織廠房的一家台資企業,在紡織業利潤愈來愈差,一些生產線停止運轉後,把部份空置廠房租給其他企業,仍能持續生存,但現在開始面臨當地政府要求收回土地、被迫搬遷的困境。
上海台商協會會長李茂盛分析指出,面對大陸經營環境變遷,台商必須要轉型才能存活,同時也要跟著大陸擴大內需的政策腳步走,服務業確實是台商轉型的最佳選擇之一。
楊進發也認為,大陸現在要從外銷轉向內需,服務業需求將加大,加上人民收入不斷提高,市場胃納量只會更大,台商現在看準時機,拋棄過去以外銷導向模式,轉型進軍大陸內需服務業還為時不晚。
楊進發以複合式餐廳產業為例指出,台灣人過去在台灣這樣競爭的市場,對服務業已有一套管理和操作流程,尤其是細緻體貼服務和態度,外加新潮、時尚的氣氛營造,這些都是當地人不容易複製的,台灣人若不趁現在時機進來大陸爭取市場,把品牌做大,將來就沒有機會了。
在「發展就是硬道理」大旗下,中國大陸已成為世界第2大經濟體,也是全球成長最快經濟體之一。台商要能即時掌握因應,拋棄過去的代工與專注外銷模式,跟著大陸市場變遷而「轉型」,才是王道。10006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