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23日

中國產能過剩調控 越調「剩」越多?

中國產能過剩調控 越調「剩」越多?


全文網址: 中國產能過剩調控 越調「剩」越多? | 兩岸經貿 | 兩岸台商 | 聯合新聞網 http://udn.com/NEWS/MAINLAND/MAI3/8177828.shtml#ixzz2ffq5Fv4r 
Power By udn.com 

中國產能過剩似乎出現越調控越嚴重的怪現象。自2003年開始第一波調控以來,進入落後產能名單的產業,已從最初的鋼鐵、水泥、電解鋁三個行業,大幅躍升至目前的19個。工信部今年7月公布了第一批19個行業淘汰產能企業名單。這19個行業包括:煉鐵、煉鋼、焦炭、鐵合金、電石、電解鋁、銅冶煉、鉛冶煉、鋅冶煉、水泥、平板玻璃、造紙、酒精、味精、檸檬酸、製革、印染、化纖、鉛蓄電池。
7月公布19項淘汰產業名單,9月又加碼。
到了9月初,工信部公布又第二批2013年工業行業淘汰落後產能企業名單,涉及全國各地67家企業,淘汰項目全部屬於低端造紙行業。
工信部長苗圩說:「最近幾年,中國加大了淘汰落後產能的力度,但新增產能的速度遠遠大過淘汰落後產能的速度,所以就帶來了產能過剩的問題。」
然而,在現行的中國體制下,凡達到一定規模的投資計畫,都需發改委等主管部門審批,理論上行業投資發展規畫都在政府掌控中,不應有如此嚴重的產能過剩。但現實卻是淘汰落後產能年年喊,而要淘汰的行業卻越淘汰越多。
政府干預市場,越管問題越多。
問題的癥結在於政府職能部門的手伸太長,管太多,往往以政府部門的判斷來代替市場的判斷,並制訂規範企業的法規,然後動用政府力量干預市場,結果當然是越淘汰,產能過剩越嚴重。
此外,「錢緊」的地方政府吸引投資的衝動愈強,亦是加劇產能過剩的重要推手,即使有嚴厲的處罰也沒有讓產能過剩現象有所改善。
事實上,中國目前不光是傳統製造業的產能過剩,包括太陽能等政府鼓勵的策略新興行業,也同樣有產能過剩的麻煩。
中國產能過剩加劇與經濟體量近年巨增有直接關係,但中國在下猛藥治理產能過剩時,最重要工作應該是明確判斷產能過剩的首要標準,並確定數據統計發布該由工信部或產業協會來負責。
官方發布產能數據,業界難機動調整。
基礎數據缺乏是中國諸多領域的普遍現象,目前產能過剩的數據都由官方發布,主要是發改委、工信部等部門根據企業申報的投資規模、產能以及實際開工率等資料,來判斷過剩率有多嚴重。甚至連銀行放貸前,也要由官方機構先判斷該企業是否屬於產能過剩領域。
這種保姆式的家長管理作法,顯然會捆住企業的手腳。產能過不過剩,值不值得再擴大投資,追求最大利潤的企業家自然比官員更清楚,也更有動力。如果能以市場的供需作為調控標準時,自然就不會有產能過剩的困擾。
事實上,2009年中國為應對經濟危機而提出的十大產業振興規畫,諸多原已過剩的產業如鋼鐵、造船等,赫然又都擠進「振興」之列。在此情況下,產能想不過剩都很難。
【2013/09/22 聯合晚報】http://udn.com/


全文網址: 中國產能過剩調控 越調「剩」越多? | 兩岸經貿 | 兩岸台商 | 聯合新聞網 http://udn.com/NEWS/MAINLAND/MAI3/8177828.shtml#ixzz2ffq1ErwB
Power By udn.com 

沒有留言: